為了推進農村沼氣的可持續發展,必須堅守三個核心方向:需要堅持清潔能源,滿足農村生活用能需求;堅持綠色生態循環,推動農業綠色低碳轉型;堅持農村環境保護,建設生態宜居新農村。
首先,必須堅持其作為清潔能源的角色,滿足農村日常能源需求。以河北邯鄲、山西長治、河南安陽為例,這些地區通過省級資金和社會資本的投入,成功利用沼氣生物天然氣工程為農村提供綠色低碳的能源,如炊事、照明和取暖等。
其次,必須推動農村沼氣在綠色生態循環中的角色,以促進農業的綠色低碳轉型。農村沼氣作為一種處理農業廢棄物的重要手段,能有效減少畜禽養殖污染和化肥農藥過量使用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,從而提升農產品質量。據統計,全國沼氣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300多萬噸,顯示了其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。
最后,必須堅守農村環境保護的立場,以建設生態宜居的新農村為目標。四川、廣西、云南、甘肅、貴州等地的“沼改廁”項目就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,沼氣在改善廁所衛生、庭院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地則通過沼氣工程有效處理尾菜、廁所糞污、村鎮生活垃圾等農業廢棄物,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環境,實現了農村家園、田園、水源的清潔。
青島海越 — 四川餐廚垃圾資源利用
青島海越 — 成都廁所革命項目